1號路線:10.58Km
4號路線:13.16Km
總計:23.74Km/2:16'05"
其中每3.29Km計時一次。
(1)19'26"
(2)18'18"
(3)18'50"
(4)18'05"
(5)19'16"
週末假期,跟內人一起熬夜看世界盃,
清晨爬起床,頭重腳輕的開車到和平,
不巧大家已經起跑了...
山徑中2個人晃來晃去,加上太陽已經開始發威發熱,
撐了一時餘匆匆下山,第一件事:補眠。
回家後,看完阿根廷砲轟墨西哥的延播,睡了一下。
起床後去摘荔枝,新鮮的果園和老媽、內人,大快朵頤一番,
舌頭感覺已經燥了起來。
回家看陽台溫度計顯示32度,不敢出門運動,於是再補一次眠。
17:30起床,開工囉~
今天打算好好補一下,這禮拜跑步量落後的部份,
天氣悶熱,即便是陽光僅能從樹梢間透下,但無風的傍晚,
更顯示今天夏天的高溫,勢必較往年更甚。
要跑長距離的練習,速度一定不能快起來,
好幾次身體熱開了,還得叮嚀自己:slow down!
壓抑著速度,換得長距離的完整。
18:48,山上開始陣陣閃電在東邊天際,照了過來,
這是雷陣雨的前兆,心裡大肆得意:快下雨吧!
氣溫因此涼了許多....但此時身上已無任何一處是乾的,
慢跑褲的汗水,沿著雙腿流入鞋子,鞋子也濕透了,
下雨是我唯一的期望了。
19:22,天色已經沉了下來,
山上踏雜的鼎沸人聲,已逐漸消散,
此時跑步的情緒,清靜許多,但體能已呈強弩之末,
從大太陽,跑到夜晚華燈初上,這轉變的天色,
很容易影響跑者的情緒。
我觀察一些,經常從天亮跑到天黑的跑者,
很大的部份,人格容易出現憤世嫉俗、悲悵的想法習慣,
也許是經常面對磁場的變換,直接影響了思維模式罷?!
以前也曾經有一整年,都選在這個時間跑步,
那個時候,也常常會有一種:懷才不遇、自以為是的優越感,
說實在的,我不是很願意接受自己的這類情緒轉變,
在那般的思維模式下,很容易出現『運動偏執症候群』,
也就是俗稱的走火入魔。
這病症會讓我在沒運動的時候,感到坐立難安、心神不寧。
然後就會想,愈操就愈累、愈累還愈操,無法自主的躁鬱;
瀕臨接近受傷的邊緣。
下次也許可以找找這方面的實際試驗報告,
看有無這方面的科學統計....
重量訓練:00H00M
游泳訓練:10H57M---24.0Km
單月騎乘:12H18M---322.6Km
單月跑步:12H03M---140.5Km
時間總合:35H18M
6月4週:17H53M (6/20~6/26)
S:4H46M/10.3K
B:7H39M/177.1K
R:5H26M/55.8K
安靜心跳:38b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