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154.73Km
Tm:5H08M
Av:30.1Km
Mx:73.7Km
平均心跳:131bpm
消耗熱量:2712cal



原來就打算旅遊回來後騎個環苗的距離;
剛剛好康哥也安排了同一個路線,
不同的只是反方向騎行為逆時針方向,
這個路線以往都是山線南下,今天則是海線南下,
今天 康哥生意好,一行8人練車:
康哥、大德、胤之、傑克林、小朱,Frank、頭份阿興則是竹南上車。

小朱因為將在2週後赴澳參賽Adelaide世界警察消防運動大會
所以只騎到苑裡便折返,我們則繼續東繞鯉魚潭北返台3線。
剛開始巡航的強度就不低,風情海岸時的Check Point為20'55"
比昨天又更快些。

今天也是第一次騎烏騅團練,想測試跟獨騎時的差異,
趴握計時跟車,真的是完全跟不上大家的節奏,
公路車的機動性強,利於突然加速、
計時車的慣性強,較適合穩定加速,無關乎重量,
打個比方:在起蹦方面,一為小型房車、一為大型貨車;
好幾次的短坡開掉是因為,一開始就被拉開了。

後來乾脆索性照車子的屬性、自己的節奏來騎,
但跑在前面,又被咬的死死,真是....完全無法抗衡集團~~
大德經歷過年期間的狂操,功力大幅提升,
我溜出去後,幾乎都是大德帶人慢慢咬回來,
烏騅能勉強跟上大家節奏,應該還是要偷笑了。

苑裡火車站前,差不多騎了1.5~2小時也該補給了,
才剛吃完,大家就說要7-11補給等人..
浪費條羊羹~好在今天子彈夠,帶了4條即便是不落地也綽綽有餘。
龍德家商左轉往台13方向,胤之肚子餓了想找家店吃中餐,
這路線的補給點分別為:苑裡、大湖、獅潭,

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有點尷尬,只能硬著撐鯉魚潭的東向長坡囉。
還是一樣剛進入爬坡段,前面4個(德、興、胤、康)就先出去了,

(鯉魚潭上方的果園,綻放著....不知名的白花)
可能是因為較為熟悉地形,所以可以在中段過後,
逐漸看到連操三天約410的康哥、胤之的背影,
我再補了條羊羹,上到卓蘭坡頂,
已經追到了胤之&康哥,一個肚子餓、一個抽筋...

稍微等一下Frank、傑克林的空檔,大德與胤之買了條糯米腸果腹,
奇怪了~~今天都是剛補給完,就開始停車,大家餓的時機都差不多哩~
估算一下距離,與領隊康哥討論後,決定再騎個20-30抵達汶水用餐。

再次嚐到烏騅在下坡時的威力,
今天的最佳火車頭:大德在爬坡出去後,
都是靠烏騅在下坡時的凌厲慣性給板回來,
今天也嘗試讓它衝到7X感覺更恐怖了....
想要試試看不壓煞過彎,但終究無法克服離心力+高速的恐懼,
反而變成一手趴、一手煞的四不像過彎姿勢,
大湖前方利用下坡後的平路,欲嘗試突破後的單飛獨推,
這次大德不及於強追,反而讓阿興(今日最佳咬人王)給吸了上來,

印象中他在前年關刀山時,曾經一起騎過,
這兩年也進步很多,大家也都進步了。

抵達汶水後,跟前年一樣找那家阿嬤的麵店,什錦麵大補給。
阿嬤的孫子年輕人,龜龜毛毛的不會作生意,
一會兒說車子不要占用人行道、一會兒又拒絕麵中不加味精,
被他搞到有點鳥氣,還是老經驗的阿嬤出現,
指示他怎麼弄,才解決我們的需求,唉~~不過是吃碗麵嘛!
年輕人生活過的太順遂,搞不清楚餐飲服務的精神。

過年期間,到處都是人。
汶水老街、汶水seven也都是滿滿的人群,
在7-11補完水後一股作氣騎回50Km後的新竹,
百壽隧道前的爬坡,又失去先機讓前面跑掉了,
感覺大家好像不再讓我故技重施,上的坡頂後繼續加速,
爬坡、平路的2顆利齒都被拔掉了,我就只能說掰掰囉~~
盡量揣摩下坡時更穩定的過彎方式,大河村一帶才看到康哥,
三灣國中前,大德等3人正作停留等大家,此後一路順回清大。
今天的騎乘時間,同時也破了這路線的PR,
上次的5H19M是2006/07/16的墾丁226Km賽前中段練習。
但我感覺駕馭烏騅的角度,還有些修正空間,
應該要更舒服的,而不是像今天有點壓迫到輸尿管的部位。


游泳訓練:06H01M--14.9Km
單月騎乘:34H47M-905.6Km
單月跑步:07H19M--78.5Km
重量訓練:02H34M
時間總合:50H41M

 
WEEK 1:10H36M (2/20~2/26)
S:00H00M/0K
B:08H25M/252.7K
R:02H11M/23.3K
WT:0H00M
安靜心跳:52bpm

回應
 
  • 1樓

    我感覺上了賊船,而且還是海盜船...
    一路上自己騎的時間比跟車的時間多,雖然努力跟上,但還是一下子就被拉
    開.不過還是謝謝大家照顧,終於把他騎完了.

  • 傑克 於 February 26, 2007 01:13 PM 回應 | 來源: 210.68.141.37 | email |
  • 2樓

    托你的烏騅之福,不得不帶出強度來追擊,
    打亂康哥的LSD節奏,一票人差點孔咖翹!
    搞得像花東賽前集訓.
    下次沒事就不要牽出來,看了會 "驚 "
    新車還需要一段時間去抓最舒適的騎乘姿勢角度,
    尤其三鐵車與公路車的車架角度把手配置完全不同.
    待抓到理想位置時,過彎及下坡掌控又會更平穩,
    當然效能又會提升不少!

  • 大德 於 February 26, 2007 04:33 PM 回應 | 來源: 220.228.254.181 |
  • 3樓

    吃果子."認"樹頭,又甜又香又大顆的高接梨正是從這些頭好壯壯的梨樹頭上結出
    來的呀,想吃什麼梨就用電火布接上什麼梨花芽(酪梨除外),很神奇吧!!
    228有行程嗎?能否通知我0937923211,感恩...

  • 楊梅阿信 於 February 26, 2007 09:17 PM 回應 | 來源: 61.58.86.7 | email |
  • 4樓

    因為我們下趴的比較厲害
    本來與坐墊接觸的位置點前移了
    把坐墊的傾斜角調大才會有用
    再前傾幾度
    尿尿就比較不會痛痛的

    就是調坐墊下那個園圓大大的螺絲
    上次老涂說的手肘約90度左右為宜
    我已經測試過了
    高速就沒有測過
    7X的速度在鯉魚潭往苑裡方向哪一段?
    膽子不小
    換做是我
    如果沒有比公路車省力(有效率)的話
    那還真的要檢討
    目前只覺得像一台榨乾精力的機器
    很愛騎卻快要力不從心了
    >

  • wu1898kimo 於 February 27, 2007 12:03 AM 回應 | 來源: 218.187.8.8 |
  • 5樓

    有實力的車手,騎什麼車都厲害啦
    等熟悉上手後扒掉這些亂騎亂飆的
    看你們乖不乖厚....

  • kang K 於 February 27, 2007 12:16 AM 回應 | 來源: 59.124.170.252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