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nman New Zealand
2007年3月3日(星期六)
Taupo, North Island, New Zealand
中文編譯/大岡
【↓比賽地點: 陶波湖。位北島地理正中央。】
3/3(星期六)這天天氣清朗, 全日氣溫15~19攝氏度, 濕度40% ,
正是從事任何體能極限運動的超完美天氣。
位居紐西蘭北島正中央, 離奧克蘭國際機場約莫3小時車程的地方,
一個絕色美麗, 海拔407m,
比新竹市面積近6倍的紐西蘭最大淡水湖-陶波湖湖畔(Lake Taupo),
Cameron Brown內心很清楚, 他將遭逢超鐵生涯以來最嚴峻的挑戰。
【↓7:00am下水出發, 陶波湖面嵐霧未散】
背負紐西蘭人的希望,
能在家鄉父老面前拿下Ironman New Zealand冠軍金盃是多麼意義非凡,
更何況今天是他挑戰第六座Ironman New Zealand (IMNZ)金盃的重要一天,
放眼全世界, 能夠個人拿下6座Ironman金盃的只有20年前,
在夏威夷Kona大賽的Dave Scott(現年53才),
與12年前風雲一時的Mark Allen(現年50才)。
6冠之路看來變數不少, 連Cameron Brown自己也沒啥大信心。
除了星期三半夜被小女兒傳染得到腸胃炎烙賽了一天,
第二天廿四小時沒進食雙腿虛軟;
再加上各方強龍踢館有如潮湧襲來,
包括去年同場地IMNZ2006冠軍尋求衛冕的大會第一種子的Ain Juhanson,
這老兄單車超強, 他曾經在西班牙Ironman Lanzarote拿下兩次金盃。
回想起自己去年IMNZ2006與他對決, 雖說比賽當日狂風暴雨,
陶波湖不尋常地吹起了高達1m的浪讓大會臨時取消游泳3.8k一項,
就連單車距離也從180k被硬生生砍成90k, 全馬路跑變成半馬21k,
但自己屈居第2終究仍輸給Ain Juhanson。
【↓(左)丹麥籍Torbjorn Sindballe 8:34:36;
(右)地主國冠軍Cameron Brown】
除此之外, 大會第三種子丹麥籍的Torbjorn Sindballe,
這人游泳不是挺快, 但憑藉優異的單車踏板技巧,
曾經為他2度贏得ITU長程三鐵世界盃冠軍,
最近一次的封冠是去年11月在澳洲坎培拉的154k長程三鐵世界盃,
他光在120k的單車一項就遙遙領先第2名12分鐘。
另外, 具有瑜亮情節的大會第四種子澳洲籍的Luke Bell(27才),
Luke Bell光在2006年一年, 就席捲囊括了澳洲與美國6場113k半程超鐵的冠軍,
以及Ironman Brazil第2名, 就連Cameron Brown、Luke Bell,
兩人同一場地競技的2006夏威夷Kona大賽,
Luke Bell總排名第7, 硬是比Cameron Brown的總排名第8名勝出一小截。
這是場硬仗。
「我不只要瞻前,也要顧後
(You’ve got to keep your eyes in the front and behind as well)」
Cameron Brown賽前接受電視媒體這麼講, 形容這場比賽的激烈。
【↓游泳路線】
海拔407m的陶波湖水波不興, 水溫19攝氏度, 確是幾近完美的比賽日。
Luke Bell(澳)與Cameron Brown(紐)游完3.8k時,
約落後40秒於第一個起岸的William Daniel(美; M35組),
Torbjorn Sindballe幾秒稍稍落後但仍屬前10名起岸的領先集團。
游泳較差的Ain Juhanson則為第60位起岸。
【↓單車路線】
Luke Bell在單車中段90k之前一直保持領先,
Torbjorn Sindballe卻以令人驚異的單車後發先至,
在100k處開始操控大局, 自此一路單飛, 臨到180k結束進入T2,
Luke Bell落後於Torbjorn Sindballe 6分多鐘, Cameron Brown則落後8分鐘.
【↓去年冠軍Ain Juhanson單車2度爆胎, 黯然買單離場】
去年一哥Ain Juhanson雖然游泳第60個起岸, 但單車實力無人出其右,
他一度把單車硬ㄍㄧㄥ到第4, 但運氣之神似乎想跟他開玩笑,
至臨到單車180k末尾段時, 在10k車程內連續爆了2次胎欲哭無淚,
黯然地上車買單check out.
地主國Cameron Brown是游泳第6位起岸、第2位騎完進T2,
到了路跑馬拉松對決, 彷佛再演1989那年,
Mark Allen與Dave Scott在夏威夷的世紀對決,
大家津津樂道難以忘懷Mark Allen神奇演出馬拉松240的驚人劇碼,
後發先至反敗為勝。
【↓馬拉松路線】
馬拉松從頭到尾, Cameron Brown與Luke Bell幾乎是前胸貼後背或肩並肩,
倆人一路互為跟車, 二個小時的伴跑卻一句話也沒交談 ,
倆人聯手在路跑35k處, 把單車大領先的Torbjorn Sindballe巴掉。
再怎麼好的兄弟, 現在也知道該各自打算了。
如同Mark Allen與Dave Scott的精采對決,
Cameron Brown一直到最後2k才辛苦掙脫Luke Bell的如影隨形鬼魅般的追擊。
「我甚至到最後100m終點導引道仍一度回頭確定, 就怕Luke Bell突然在背後冒出」
Cameron Brown講完這話後, 終於再也受不住, 直往醫護帳棚踉蹌踱去,
在那裡待了一天。
【↓Cameron Brown衝過終點, IMNZ六冠美夢成真】
Cameron Brown在馬拉松的絕地大反攻, 終點總成績8:26:33,
以小幅的1分多鐘略勝於第2名的Luke Bell 8:27:41;
Torbjorn Sindballe則落後7分鐘進場, 以總成績8:34:47拿下第3。
Luke Bell賽後在媒體前臣服激賞Cameron Brown的表現,
大讚說:「Cameron is Mr. Consistent (他是堅持到最後一刻, 永不言放棄的人)」
【↓Cameron Brown 8:26:33】
男子組前5名
1. Cameron Brown (紐) 8:26:33
2. Luke Bell (澳) 8:27:40
3. Torbjorn Sindballe (丹) 8:34:46
4. David Meade (澳) 8:53:54
5. Nick Saunders (德) 8:57:31
【↓女冠Joanna Lawn, 完成IMNZ五連霸】
賽事回到女子組來看。
地主國的Joanna Lawn背負全紐西蘭人的殷殷期盼,
今日一賽將是她挑戰個人超鐵生涯高峰-Ironman New Zealand五連霸,
她將打破紐西蘭傳奇超鐵女王Erin Baker保有的舊紀錄:IMNZ四連霸。
Erin Baker長久一直被紐西蘭視為超鐵女王,
她除保有4次IMNZ的桂冠, 再加上2次夏威夷世界賽的女冠頭銜。
與男子組Cameron Brown的競爭情形相似, 各方踢館人士絡繹不絕。
包括:大會第二種子美國籍的Heather Gollnick,
她雖已是3個孩子的媽, 但仍藏不住曾經是世界盃51.5k三鐵女冠的光環,
三年前改行跨入Ironman領域,
已經拿下3次Ironman系列賽的冠軍
(2002,2003IM Wisconsin與2003 IM Coeur d’Alene)。
另外, 大會第三種子美國籍Hillary Biscay,
她在2006一年參加了6場226k超鐵, 每次都擠入Top 5優異名次,
包括2006 IM Wisconsin的第2名;
以及大會第四種子Kim Loeffler, 5次擠入Ironman系列賽的Top 10,
其中包括加拿大2005 IM Placid第2, 與Kona世界賽的第8.
Joanna Lawn面臨強大的競爭壓力與社會期望,
她仍決定在心情上歸零自己回到原點。
由於心無旁騖, 專心做自己, 她所面臨的比賽,
反而比男子組的Cameron Brown賽事單純許多。
Joanna Lawn在游泳的第二圈起即漸漸拉開與第2名的差距以50:30率先爬出陶波湖,
打破了她個人游泳的PR, 也把最近的泳士拉開至1:18的領先;
即使已拉開了相當距離, 她180k單車卻不鬆懈自己,
在120k時把第2名追擊的Hillary Biscay拉離到10:56,
最後她再度打破自己IMNZ同場地的單車單車PR 5:07:56。
有了前二項破PR的強力背書, 即使路跑跑出女子組第3快的成績,
衝破終點時, 仍舊大幅領先第2名Heather Gollnick達8分多鐘,
遙遙領先第3名的Kim Loeffler達13分鐘.
女子組前5名:
1. Joanna Lawn (紐) 9:20:01
2. Heather Gollnick (美) 9:28:15
3. Kim Loeffler (美) 9:33:44
4. Hilary Biscay (美) 9:34:53
5. Gina Ferguson (紐) 10:09:31
【↓陶波湖令人屏息的美】
Ironman New Zealand (IMNZ)今年已經是第23屆舉辦,
是世界上最古老而歷史久遠的Ironman會外賽,
八年前移師到風景秀麗的陶波湖。
去年(2006)紐西蘭北島東岸受到強烈低氣壓影響,
陶波湖出現了極為少見高達一公尺的浪, 那天風雨交加,
游泳被迫取消, 其他兩項(單車與馬拉松)也被縮短競賽距離。
使得今年IMNZ2007國際選手的報名意願略為下降只有501人,
然而, IMNZ卻出現第一次本國紐西蘭人的參賽人數(619人)比國際客多的情況,
整體的總報名人數達1120人來自37國,
這個參賽人數已是八年前剛搬遷到陶波湖時的三倍之多。
本屆IMNZ所釋出的10月份夏威夷Kona世界盃的門票有80張,
較去年的70張多出了10張。
除了10張給菁英組, 其他70張則保留給分齡組選手。
IMNZ一直是賽況最激烈的Ironman會外賽之一,
去年2006因為天候極端惡劣, 游泳被取消, 騎&跑也被縮短(騎90k/ 跑21k),
即令如此, 所釋出的Kona門票仍是很難拿到:
以M30歲組取前7名來說, 第7名的成績在4:08:08;
M35歲組取前8, 第8名的成績在4:09:44
M40歲組取前7, 第7名的成績在4:15:00
把門票再往前一年的IMNZ2005成績來看
M30歲組第7名成績是9:39:45
M35歲組第8名成績是10:03:50
M40歲組第7名成績是10:12:51
(後記)
拿一張門票真這麼難嗎?
今日(3/4)在梅竹盃18尖山路跑賽,
與去年墾丁226k之M45歲組一哥吳占夫兄閒聊夏威夷門票, 一談猛然點醒我。
許多Ironman系列賽的歲組錄取名次經常是重覆的,
尤其是大比賽有如IMNZ, 雖說歲組前7(或前8)是保證正取生,
但若碰到重覆錄取Kona名單, 有時依序遞補的備取生未必沒機會.
-
1樓
(
悄悄話)
弘一大師近來大概(5k/17'15,10k/36'30),比巔峰時慢(16尾/36初)
他單車比較強,能邊騎邊放雙手攝影...參加過區運 - marathonman
於 March 5, 2007 07:11 AM 回應 | 來源: 123.192.47.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