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88.11Km
Tm:3H08M
Av:28Km
Mx:66Km
rpm:82
mrp:--
風情海岸→白沙屯計時:83'45"

18尖山欄杆折返*4趟(21.8Km/1:45'03")
tempo run 16K/71'48"
one-way split
(1)14'08"(up)
(2)12'02"
(3)12'03"
(4)12'03"
(5)12'07"
(6)11'20"
(7)12'05"
(8)16'19"(down)


爲了珍惜即將轉向東北的西南季風,
裝了aero bar來time-trial,但我發現我的座管角度太傾斜,
再加上車架為56cm,照理我的tri bike應該要54.、
龍頭也過長,竟然是14cm的....
即便是坐墊位置緊繃到最前方,還是差了理想的設定足足有9cm.
甫上西濱,趴在上面便感覺全身不自在,
髖關節的角度過小,我感覺高速巡航時,腿部的血液帶氧情況不甚理想,
長時間騎下來,可能會使我的腿部肌群過度僵硬。

今天的南風,依然純粹;風勢較上週更強。
爲了要適應aero of positions,騎起來算是自廢了一半武功,
感覺這麼差,比賽時我應該直接以公路車的位置下場了吧!
至少我非常習慣原先的角度設定。
雙魚座的歸毛完美主意又開始發功:
『如果沒有最完美的選擇,那麼就選擇原先的適應吧!』

果然抵達白沙屯時,1:52',比上週整整慢了10分鐘,
綜合所有不利的因素,44公里差10分鐘..真是不小的差距啊~
雖然回程因為順風、又趴得很低,頻頻維持較高的速率,
但我還是認為今天的設定『弊大於利』,畢竟舒適度會是我首要考慮的要件,
若捨棄了它,那麼後一項目:馬拉松的主戰場,幾乎可以舉白旗投降了...

傍晚阿吉仔邀約,恰巧我今天也打算做tempo,
一路上小羅、輕狂龍、大岡、阿吉仔、我,5人結伴來配速,
我知道以阿龍哥、阿吉仔這類型專門玩10Km比賽的跑者而言,
2.7Km的山路,配12分左右,絕對會讓他們的節奏感迷失,
是一種『快,還不到無氧區間;慢,又不輕鬆』的速度,
果然剛要結束第一個單趟的tempo,他們倆便忍不住衝了出去;
小羅打個手勢,放他們走不要再去壓他們的速度了,免的反而擾亂了我們穩定的速率。
心想也對,今天的主要目標是維持在有氧區,
萬一不小心跑到了無氧區,反而浪費了大好時光。

我很滿意這次的配速,非常穩定;
除了【11'20"】配得過頭之外,其餘的誤差可以控制在5秒內,
但是回家後,才發現之前PR那次的配速,更漂亮....
都在11秒初左右,希望上上週18尖山馬拉松的影響,能夠早日褪去。


游泳訓練:04H29M---10.1Km
單月騎乘:08H02M---203.9Km
單月跑步:04H53M---56.4Km
時間總合:17H24M

WEEK 1:07H05M (9/05~9/11)
S:02H12M/5K
B:03H08M/88.1K
R:01H45M/21.8K
安靜心跳:33bp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