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身跑到交大15'19"/124bpm
草皮繼續熱身等人*5圈=13'18"/135bpm
定速跑*17圈

1-5 1'51"/139 2'12"/151 1'33"/156 1'54/158 1'52"/158
6-10 1'51"/158 1'47"/160 1'50"/151 1'50"/160 1'50"/161
11-15 1'48"/161 1'45"/163 1'47"/164 1'49"/162 1'45"/164
16-17 1'42"/166 1'44"/166
草皮緩和*3圈=10'00"/135bpm
緩和回家16'23"/108bpm

total:14.58Km/1:26'03"/137bpm


體院德開課帶馬克操,好奇心驅使下專程前往學習,
小羅、小劉等不及直接先開間歇去,我則繼續熱身;
小新也出現但不打算做強度,稍事調整準備下場這週的金門馬,
他順便帶來個有趣的消息:四月聯電連同鎮瀾宮、以及金石,
可能會在快速道路辦一場新竹馬拉松,獎金很高(最高100萬),
台灣應該也只有一個人較穩吧~不過運動的贊助,找本業的話吃閉門羹比較多,
反而尋求宗教團體的力量,顯然是更直接的挹助,
如果拿個冠軍,贊助一日香油錢,台灣的年輕選手或許更有延續生涯的機會。

以上純屬大家哈拉抬槓。
請出大甲媽的新聞報導:大甲「媽」拉松 有走有保庇

倒是4月不玩墾丁的話,這一場當成復出測試賽,顯得意義十足了,
3個月的時間恢復到自己跑馬的全盛期.....很夠了。
眼高手低還是先從基礎做起吧,體院德&小朱連袂出現,
再加上被小羅、小劉操到爆的工研院第一高手-禮哥、我,
4個人的規模,算是最佳學習的人數。

體院德先示範、細部分解、重點提示後,三個人依序試做,
原來是以前學校田徑隊習慣做的跑道操啊~
體院德在一旁觀察、並修正動作,
比起以前學生時代傻不巄咚,只會跟著學長依樣劃葫蘆,
卻忽略了動作中核心的細節,顯然細膩多了(EX:腳踝要弓、腰桿要直、肩膀不幌...等)。

還記得以前2屆的隊長:一個是短跑、一個是跨欄的選手,示範的主要動作當然以其本科為主,
而體院德本身中距離出身,兼練長跑、偶爾插花三鐵、又具備愈趨豐富的教學背景,
光是4動基本款,已經足夠讓與會『同學』再三咀嚼,
抬腿、劃腿、踮躍抬腿、踮躍劃腿...4個動作各三組,
已經足以讓同學們額頭冒汗、雙腿發痠。
每個人的問題點都不同;例如我跳躍太低,也難怪勾腿比較拖..
主要目的是讓跑步動作,逐一細部修正、並增益協調性,
協調性好、跑動效率就高,自然效果就會出現,

嗯.....列為日後跑操場時,例行準備科目囉。

12組做完也超過30分鐘了,一字排列做Tempo,
因為大家都荒廢跑步已久,所以先從110秒做起,減秒時機看大家狀況,
小朱足底筋脈未癒、禮哥讓兩個間歇沒人性的搞爆、我則算是殘兵,
沒想到以前當成是熱身的110秒竟然守的有點吃力耶...
而剛剛做的馬克操細部動作,產生記憶效應,
肢體動作明顯帶來不同的出力感覺,應該是開始學習使用不同肌群的變化。

幾圈過後,志誠也出現一起加入配跑班,
直說好像回到以前當兵時的跑步情況。
後面幾圈小羅、小劉跑完1600間歇後雙雙加入讓體育德調姿勢,
最後6圈宣布減5秒,逐漸讓意識衝到鎔爐中去鑄鍊,
必須保持姿勢不走精,排除墨守成規的擺動,反而有全新的跑步體驗,
還得時時呵護、灌溉才不會走入死胡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