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乎已經快一年,
沒騎過西濱這條路了。
恰逢車隊幾位好手的強化方向,
跟著做高速巡航。

最大心律:160bpm
Ds:70.41Km
Tm:2H27M
Av28.5Km
Mx61.8Km

自從開始比較正經看待練車以後,
除了墾丁三鐵之前,有死咬著米粒那次的經驗,
不曾和K2、玉蜀黍、印之,嘗試他們的速度。

很有趣的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色、屬性。
K2是個很能善用機會、做其中的配速、加速、衝刺的智慧型車手。
玉蜀黍則是非常有經驗的,全面性佳的選手。
印之,則善用他年輕的特色,不斷地主動攻擊。
我則是菜鳥,嗷嗷待哺的吸收各自的特色、專長。

跟在後面,看的真過癮。
但是死咬得也很吃力。

去程,幾乎都是由印之發動攻擊,K2首先應戰。
幾次下來,退居2線、由玉蜀黍接手;
我則因為始終待在後面,保留了7~8成的體能,
承接最後1、2次的攻擊。

自己來面對加速,才知道真的很操,
很快地心跳可以瞬間拉高。

回程,集團的高速幾乎已明顯降低下來,
有些不明所以.....
後來才知,原來是在蓄存體能,打算做最後的衝刺點加速。

一開始衝刺,才知道原來這麼刺激;
也才知道自己有更缺乏的地方。
我的轉型愈趨明顯:更不適合爆發力型的速度了。

從週日的陽明山10Km比賽,到今日的最後衝刺。
根本已經遺失所謂的Power扭力爆發。
目前在速度的領域中,僅具備了短暫衝刺後,
可以較快地恢復心跳,再做接下來的第2、3次的釋放能量。

不知道是否尚未掌握到收放的節奏?

應該要積極再開始多練車了,
這一陣子,後面的隊友實力,
不斷地提升,差距愈來愈小了。
小洪進步的幅度也很驚人,
最後一次的衝刺,竟然能咬住前方3人一小段?
而我則一開始就被拉開了.....

傍晚,該跑長距離的慢跑了,
休了4天,髖骨恢復的情況良好,
想必是維骨力的功效了??

再多休個1、2天,應該可以開始恢復長跑了....
下週要比梨山馬拉松了,一直沒做LSD的耐力訓練,有些心虛ing...

回應
 

難怪今天在A+等不到人,害我自己爬上又爬下.

hank899 於 July 14, 2005 05:33 PM 回應 | 來源: 0.0.0.0 | | 刪除 | 設為隱藏

嗯,MSN:hank899448@pchome.com.tw
skype:hank18400,
或是家裡電話,不要call手機,收不到訊號.

hank899 於 July 15, 2005 11:15 AM 回應 | 來源: 0.0.0.0 | | 刪除 | 設為隱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岡 的頭像
    小岡

    煉鐵成岡

    小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