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昨天騎完車,對自己太好了!
跑去吃羊肉爐吃到飽的佬羴羊,
結果就是造成爬山後的連續3天,鐵腿中....
比完跑一個馬拉松,還嚴重。

AM6:00市政府集合出發,中正路已經封街,
預備今晚跨年晚會使用,大家陸續抵達後,
見小吳可能又睡過頭了,忙call過去....怎麼是女生接的?
尷尬....凌晨還跟人家打錯電話,當場N條線一.一|||||
在東勢的市集,稍做停留尿尿、買早餐、買食物上山...
才發現,原來自己又忘了帶腰包出門,
趕緊跟小吳週轉一張小朋友、順便借他新買的相機。
這一年來,沒帶相機出門,就覺得怪怪的...

再次醒來,豪華的中型22人座巴士,
已經無法再往上推進到登山口,
過彎時,幾乎尻到山壁,司機的臉都綠了....
大家為求安全(這年頭巴士翻車的意外頻傳,令人恐懼啊~)都下車打算步行至登山口。

下車處為台電的谷關宿舍,應該是上谷關的位置,
離登山口步程約40~50分鐘,大家還都興致昂然;
圖中外套罩頭者是小吳,昨天閉上眼硬開了11張小朋友,
添購歐都納的防風外套,看到這個訂價14,800的牌子,
暗自慶幸好險2年前,18尖山眾大哥們有跟到郵局的團購仟件,
先買了2000多元的瑞士製狗鐵絲外套,不然我爬山時可能都會憂心忡忡吧~

象徵身分與地位的歐都納.....理當多拍幾張。
哈哈~其實是想拍峽谷風情,剛好小吳入鏡。

這是種植日本甜柿的果園。

這是登山口附近的農莊,用漂流木來裝飾門面;
據小吳說,很多台北的好野人會花個幾十萬的買回住家當裝潢...
象徵身分與地位嗎?
其實山上漂流到出海口就有一堆了.....
這也是昔日所謂山老鼠存在的誘因。

登山口,大約50分鐘後抵達

領隊阿財哥,好像也有高山導遊的執照了,百岳好像也有4、50座了。
當場講解休息點、集合用餐點、附近可以注意的景點。

短短7km,上升海拔1000多公尺;
我突然想到棉布手套,又遺忘在車上了...當場感覺頭頂烏雲蔽日

先跟著領先群快行1小時,回首來時路....
一行22人就此分裂,領先群為阿龍哥帶頭、柯老師、柯老師姐夫緊接在後,
之後依序為我跟Frank、Jerry、kiki.
阿財哥說,儘量不要一個人落單,於是都咬牙跟著阿龍哥的拼命三郎領先群。

大約1.5小時後,有個岔路一邊往觀景台50M、一邊往三角點,
2條路徑到後面會交接。我們選擇先往右邊觀景台看看...反正才50公尺而已。

觀景台所能瞭望的景致;峽谷風光,
剛好有一堆阿北約60歲,在此泡茶....

這張Frank的照片,最有感覺了!
從此一路上,幾乎都踩著二葉松的針葉堆積而成的林道,
這是珍貴的天然地毯。

中午12點了,我們決定在此林班等待後方的隊員,良久...
不見後方跟上,Jerry說他們已經在後面先行開伙了;
唉唉,這時候我才發現搭錯車了,應該要跟後段班的主集團才對,
只好拿出背包裡已經冰冷的肉粽來吃...嗚~好想喝口熱湯啊~
以後不要跟前段班了,福利差很多......

繼續上攻約20分鐘,來到山屋;
這個山屋,應該是古早時期 原住民狩獵、或者是林務人員在山上的避難所。

山屋再上去5分鐘,就可以發現這個水池...
裡面的水是黑的,給動物喝的嗎?其實不是。
應該是早期,他們(日本人、國民黨的林務局)在這邊的工作站用水。

阿龍哥今天擔當著烈火戰車的火車頭,有夠衝的...
還找我一起用跑的一.一||
但他穿布鞋;我穿登山鞋....跑沒幾步,我就放棄了。

這是新山遺址的路標,離三角點約1小時內可抵達。
當然要看看囉~~jerry說:『前幾個月在電視看到MIT台灣誌介紹八仙新山遺址。』
是屬於日據時代的林班駐所(為早期八仙山林場時代最大的一個土場並設有國小分校、招待所及辦公廳)。

民國43年8月留下來的棟樑,應該是日本人離台後,
國民黨的林務局拿來改良建築物使用的棟樑,
同時這邊也是八仙新山的三角點H2150M。

這個應該是廁所吧?
有水台、小便斗、馬桶...看的出來歲月走過的痕跡。

日據時代就有的小便斗,日本人真先進...

這個是馬桶,不過尺寸略小;
應該是以前的日本人都很小,所以馬桶也不大...?

這處應該是...我覺得是廚房。
猜測應該是爐灶吧?

這個就是『熱水塔』供應浴室淋浴使用,
下面有孔,可添加柴火、上方為一個大鼎。

我猜測是廁所的原因,因為有瓷磚貼璧。
隔間大小,也有如一般的澡堂、浴室。

最後一公里處被主集團吞沒,看到大家個感覺-真好!

這邊是攻頂前木屋,剩最後300M抵達三角點,
大哥、大嫂們在此卸下裝備(減輕重量),準備徒手攻頂。

PM1:55終於抵達三角點H2305M,為三等三角點,只有20%的展望。
所以大多再此拍照留念;其實....正點的還有~

透過百岳通阿財哥的介紹,才發現對面的山頭大有來歷!
圖中左方的稜線延伸至圖中央,即為小雪山林道。
圖中右方最尖高點,就是大名鼎鼎的小雪山(上面有支尖塔)。
能夠認識對面的山頭,總是令人感動。

PM2:15無法多做停留,因為山上日落的早,
必須趕緊下山,避免承擔摸黑下山的風險。

2個小時後,終於順利抵達登山口,
但阿財哥、小吳在登山口前約1公里多處,
等待後方2位落後的女隊員,
自己心有忌憚未帶頭燈、僅攜帶小型的單車前照燈,
為免自己也掛在山路....之前在加里山、上島山有碰過盲神迷失過,
心理的陰影促使下,趕緊先跟大隊人馬下山,
避免自己也成了他人的負擔。


PM5:00離開了登山口,踏上水泥路面的感覺真踏實,
傍晚的民宿山莊,顯得安全、可愛多了。

日落前最後的冬日,農作物的金黃色,
有股蕭然的惆悵。

鳥瞰整個上谷關,綠色的溪流..應該是大甲溪的上游,
猶如一條小青蛇,穿梭在台電的工作站間,
沒想到這美麗的小青蛇,到了下游的出海口...
化身為昨天拍攝到死氣沉沉的河床;
心念至此,或許你我能夠爲大自然多些關心的。

八點不到,大家都餓翻了....
決定直接殺到石岡壩用餐,大祭五臟廟,
餐廳大電鍋裡的白飯,一人吃3碗很快就罄空了~
我吃了4碗飯、1碗米粉,才稍微回魂...這次有操到了。
回應 

  • 1樓

    謝謝小岡,讓kiki跟我有機會參加。這一路受大家照顧啦^^
    能巧遇八仙新山遺址,真是值回票價。
    回程看到各位大哥大姐的腳程飛快,真是自嘆不如。下坡真是
    我的罩門耶,每次下山一定鐵腿...>"<

  • Jerry 於 January 3, 2007 03:12 PM 回應 | 來源: 220.135.245.34 | email |
  • 2樓

    寫得真詳盡,有景、有人物、有心情,有過去,佩服用心記錄,走快走慢都有令人
    讚賞的收穫。
    鐵腿?! 應該是前一天騎車所致,我則在元旦再跑42k3小時22分,腿有鐵,但還
    沒酸。下回再來共襄盛舉!

  • 阿財 於 January 3, 2007 03:24 PM 回應 | 來源: 163.29.33.130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