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尖山*2趟
(1)13'13"(4'55"/Km)
(2)12'25"
(3)13'02"
(4)11'56"(4'26"/Km)


和小吳一起抵達18尖山時,
集合地點大約有2、30人,有點嚇到了,
原來是大家等著領取ING號碼牌,
有一些人算生面孔,也滿高興這個團體在新竹地區的茁壯,
畢竟如同以前小吳說過的:只有小公司才會每個人都很熟。

財哥熱心地親赴台北爲大家團體報到,趕回新竹後,
一時之間大家七手八腳、井然有序地分工唱名發東西,
等到都忙得差不多了,終於輪我倆上山RUN一下。
由於他後天也要跑馬,所以今天設定只跑一趟,
後來決定貪婪一點賺個2趟。

我因西線無戰事,可長可短可慢可快,盡量陪公子讀書囉~
因為分發號碼牌等得身體有點涼,第一趟上去定調基本速度高了些,
以期早點讓身體熱開,但一到折返點有點嚇到了!
應該是3個月來最快的一次速率4'55"(上回跑4'51"是7/17)
可是小吳竟然說滿舒服的?
心理只能暗暗叫苦,還得裝一付神色自若的模樣。
回程設定在幸福亭前催催看爬坡加速後的平路維持高速,
衝到高點有點想吐,一路下坡趁機緩和回到起點。

第2趟上山時,腿已經拉不開感覺步伐小了許多,
只好靠步頻撐著維持速率不墜,小吳持續使出吸星大法,
企圖分化我的意志力,雖然很想繼續裝輕鬆的應聲,
但實在喘的很,只好打出九陽神功的心法:
『他強任他強,我自清風拂山崗;他吵任他吵,我自明月照大江~~』
只能用『呼呼』、『喝喝』的喘息聲應答。

那情境很像是當你旋開調幅廣播未達定位時,
沙沙的背景聲會讓你很難去分辨實際的談話聲。

回程時先告知如果有餘力,可自行衝下山不用等我(其實是在打退堂鼓了),
幸福亭端再試拉爬坡加速、頂住維持,還是難分軒輊,
一路下坡回到山腳,最後一段長約500M的平路,
率先拉死鬥做攻擊,但只維持1步的差距就縮缸,
試了2、3波的加速,始終難越雷池一步......今天被吸乾了。

還是很高興最後半趟可以做出4'26"的配速,
以這個山坡丘陵地形來說,幾乎快回到昔日tempo速度,
對於浴火後的重生有無限的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